牢记初心的光荣地质人(唐一宁)
2023-03-06
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唐一宁
九年来,他累计参与完成了50多个地质项目,涵盖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工程勘察、地热资源勘查和土地开发整理等多个领域。其中参与完成的《山西省吉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审查中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荣获地勘局2019年优秀地质勘查成果奖二等奖。参与了乡宁县“3.15”滑坡地质灾害救援工作。他带领第六分院地质组团队钻研技术、勇拓市场,为防灾减灾、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力量。他就是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第六分院副分院长白金岗。由于表现突出,白金岗被评为地勘局2019年度“质量先进个人”。
(右二为白金岗)
立足本职 永葆初心
2012年,白金岗在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参加工作,分配到第六分院,从此走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工作岗位。他踏实勤奋,主动学习,刻苦钻研,一边向身边的技术专家请教,一边专心钻研专业新规范、新工艺,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实践出真知,只要有时间,他就泡在项目现场,与技术人员反复讨论设计方案。尤其是2017年7月任第六分院副分院长以来,他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大市场开拓,加强人才培养,围绕局党组“支撑服务、项目为王”的工作定位和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为尧都、垣曲、沁水3区(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服务,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左一为白金岗)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第六分院地质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系统性的生态修复知识和能力都比较匮乏。作为第六分院技术带头人,白金岗紧跟国家生态环境修复政策趋势,以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研读各类生态修复书籍、系统总结以往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土地开发整理等经验,通过深入学习生态修复知识,迅速掌握了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多次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会、经验交流会等。同时,以项目为课堂,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和技术,帮助年轻技术人员快速掌握专业重难点、要点。近两年,第六分院地质组在技术资料编写、施工方案策划及编制、工艺创新上不断做出亮眼成绩,成功实施了尧都区、沁水、壶关、绛县4个区(县)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勘查、设计、施工,使二勘院在生态修复的领域打响了品牌,锻造了核心竞争力。
(下图左一为白金岗)
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2020年1月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迅速蔓延至全国。时值春节,白金岗果断放弃休假,投入到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中。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疫情形势,白金岗沉着应对、统筹部署,组织项目部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局党委、院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政府的要求,秉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的理念,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抓紧制定复工复产方案。2021年2月14日、16日,服务的中煤华晋集团王家岭矿连发2个工作急函,根据国家、省、市疫情期间关于煤炭企业(属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相关通知,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王家岭矿已经复工复产。因地面村庄搬迁受影响等因素,该矿将面临停产局面,急需安排技术人员到该矿开展工作。2月17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后,经局党委、院党委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白金岗带领6名技术人员到王家岭矿开展工作,王家岭项目部也成为地勘局第一个复工复产项目。
鉴于当时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白金岗要求项目部所有人员随意不得外出,严格遵守院党委和当地政府规定,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疫情排查及报告工作,实行全员日报制度,全力做好项目驻地的防护工作。为保障技术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白金岗身先士卒,主动承担测体温、消毒等工作,并要求全员佩戴口罩、勤洗手,熟读《新冠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在严密措施的防控下,项目部6人零病例、零疑似。仅用10天时间完成83户6.1万平米房屋测量工作,之后编制完成了补偿报告,通过了甲方的验收,保障了煤矿的正常生产,赢得了中央企业的赞誉,树立起“山西地勘”品牌形象。
如今,作为二勘院技术骨干,白金岗又开始了新的征战,决心在新时代为单位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