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事(蒋华)
2023-03-06
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退休干部 蒋华
城里的日本人走了没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末,野外地质工作,普查找矿全靠两条腿跑路。
我是六十年代末,从地院毕业分配到地质队搞普查。一次秋雨连绵,几天上不了山,内业整理完毕,当时村里无电,收音机收不到台,更别说电视了,到了晚上,闲得无聊,几人凑在组长屋里侃大山。
七、八个人把屋里抽的烟气直辣眼睛,一跳一跳的煤油灯格外孤单,大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着自己的经历。后来大伙一致让建国初期北大地质系毕业的牛工说说自己的故事,牛工也不客气,点上自卷的“小兰花”(当地的一种劲比较大的旱烟)说了起来。前年,我和罗工到五棱山找矿,当晚回不到队部,附近没有村庄,下山又看不清路,我们两人一合计,等再黑一些,能看到亮光时,我们朝不同方向张望。忽然罗工招呼我,我顺他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处灯光,我们循着灯光走去。晚上,尤其在有树丛的山上,深一脚浅一脚,又不敢走太快,好不容易到了灯光处,原来是一个树杆搭成的马架窝棚,那灯便是点燃的松明子。我对着马架喊问,有人吗?有人应着:咹咹。进了两人转不开的窝棚,灯下一个男人手中拿着一根木棍,看不清表情,满脸满头是花白的毛,分不清哪是胡子,我们说明来意,他似懂非懂点着头,撂下手中的棍子,问了一句:城里的日本人(这里指抗日战争时期,侵略我国的日本军人)走了没有?
寒夜中解放牌卡车
今年是2021年,现在出门、出差,公交大巴,邮轮,快车,高铁,飞机,交通便利,这是我国在交通运输业上的大进步。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由于财力的原因,出行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车票难买,汽车挤,火车挤,飞机更是望尘莫及。
当时地质队职工单身居多,而且是天南海北,南到广东广西,北到东北内蒙,每到春节探亲远处的再请几天假,连来带去四十天左右,对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的职工来说显得格外珍贵。
当年,二一七地质队在岚县袁家村勘探铁矿,探亲开始,几百名职工都要到忻县(现在叫忻州)乘火车各奔南北,当时矿区只有两台卡车,运送职工非它莫属,由于路况原因,从矿区到忻县,基本上就是一天。
虽然矿区领导有序安排,但晚上就有人把卡车车厢扫干净,拿些坐的东西,坐上卡车,一个、两个,慢慢地车厢就坐满了,车第二天早上才出发。腊月的吕梁山区的大山上是怎样的冷,可他们有一颗盼望和亲人团聚滚烫的心。
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几十年不抛弃,不放弃,从未离开地质队一步,有的伤了,有的残了,有的去了天国,有的老骥伏枥,年青的地质人为他们讴歌吧,因为地质队员不老。
上一篇:
相关信息